歡迎訪問株洲醴陵市人民政府!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務 > 信息公開目錄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關于《醴陵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 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2-08-26 作者: 來源: 字體[ ]

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進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醴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征求相關部門單位意見后,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醴陵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現對此文件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反應機制,強化應急準備,高效、有序開展應急處置,最大程度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湖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株洲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實際,特制定我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二、文件依據

湖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湘食安委20216

株洲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株政辦發20215

、文件的主要內容

醴陵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適用于市行政區域內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和應對處置工作。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影響范圍、可控性和嚴重程度,分一般(級)、較大(級)、重大(級)和特別重大(級)四級。本預案主要對食品安全事故的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監測預警、信息報告與評估、應急響應、調查評估、應急保障等予以明確

(一)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食品安全事故應對處置工作堅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市人民政府設立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市食安委),食安委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本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市場監管負責本的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日常工作。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包括市指揮部職責、市指揮部辦公室職責、成員單位職責。根據需要成立應急處置專項工作組(事故調查組、危害控制組、醫療救治組、維護穩定組、新聞宣傳組),設立專家組,相關專業技術機構參與應急處置。

監測預警

食品安全事故的預警級別,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分級標準,根據其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從低到高劃分為四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予以標示。級預警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布;級預警由市應急指揮部發布;級和級預警報省政府或國務院及其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發布。

)信息報告與評估

包括信息報告制度、事故信息來源、報告主體和時限、報告方式和內容、事故研判。對疑似一般(級)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在事發后24小時內,逐級報告至省人民政府、省市場監管局。其中,疑似較大(級)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在事發后2小時內分別報告至省人民政府、省市場監管局;學?;蛲杏讬C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應當由教育部門同時逐級上報至省教育廳。

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終報,按照初報事故要素、續報事故詳情、終報事故結果的原則分步驟分重點進行。

應急響應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初判事故級別、應急處置能力和預期影響,綜合研判后確定本層級應急響應級別。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發布由相關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制定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方案,采取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聞通稿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五)調查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依法由市場監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市場監管部門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行業主管部門、監督管理部門、食品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

)應急保障

包括應急隊伍保障、物資經費保障、社會動員、應急演練、科普宣教、獎懲等。


原文:http://www.nbafghan.com/c1046/20220826/i1920358.html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跳一跳